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Minolta Hi-Matic AF2

IMGP2881

非常新,eBay惠我良多。沒想到這1981年就已上市的塑膠機身相機,還能拿到這麼新的品相。

              *                          *                         *

其實事情本來是這樣的: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家裡找東西時,忽然發現一台我小學時用過的相機,RF的Konica C35 EFP,也就是長這個造型。本來想直接拿來用,但是看看鏡頭已經發霉。懶得送清,加上那台並不是可自動對焦的C35 AF版本,修起來不合。於是乾脆上網找找看有沒有類似的好了,本來想買 Konica C35 AF,可是台灣賣得不是太貴、就是看起來品相不怎麼樣。於是我又上了罪惡的淵藪…

在我搜尋資料的過程中,忽然發現Minolta也曾經出過這種類似RF相機造型的傻瓜相機--因為不用疊影對焦了嘛,所以與其說是Range Finder,更大眾化的理解就是一台傻瓜,快門與光圈都由機身自己決定,人只要負責構圖按快門就好。當然,這還是算RF相機沒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運氣很好的當場發現一台看起來非常新的機器。而且這東西在國外要比台灣便宜太多,於是二話不說就加入競標的行列。最後,含運費才台幣一千就入手,運費本身就價值500.....

IMGP2866
連原廠紙盒都有喔!

IMGP2873
看看這精美如新的皮套!

IMGP2876
是古老的兩件式真皮皮套,掀起了它的蓋頭來~

IMGP2878 
這相機的鏡頭蓋是做成這樣整片式,同時還可以擋住快門鈕,避免誤觸。

IMGP2879
下半截的皮套固定法,是鎖在機底的腳架孔。再看看這精美的皮套內襯~

IMGP2880
濾鏡是46mm,賣家附了一片免錢的Tiffen UV Haze-1。高紫外線適用。鏡組則是3群4片的設計,掛的是Minolta Lens,之後Minolta似乎不再以Rokkor為名掛在鏡組上。機身前面標明的Auto Focus,哈哈,這可是Minolta的第一台自動對焦傻瓜相機。

IMGP2883
閃燈採取手動開啟法。旁邊有黃色鍍膜的即是觀景窗,再隔壁則是自動對焦的紅外線感應窗。鏡組上有個圓盤可旋轉調整ISO。範圍是25-400。

IMGP2884
機身上方印刷了Hi-Matic AF2的型號,這是Hi-Matic不可更換鏡頭RF相機的第一台自動對焦版本,右邊則是過片桿--沒錯,這每拍一張,必須要手動過片,很懷念吧。上方則是底片計數窗,底片計數窗的左邊就是快門鈕。這台有出另一個Hi-Matic AF2M版,M表示Motor Drive,是Minolta再加入自動過片馬達的機種,但我其實比較想要手動過片版。左側則是回片桿,這個回片桿可以整根拉起,當作機背開啟的開關。

IMGP2885
這台機身跟機背的蒙皮都煥然如新,完全就像新機。觀景窗的左側是閃燈充電表示鈕。

IMGP2887
IMGP2889
看看過片跟回片桿上的銀色電鍍有多新啊,like a virgin~~*大心*

IMGP2891
上方可見回片桿拉起的英姿,底片室也乾淨的沒話說。一級棒。整台外觀品相至少有9.5分。下面是性能規格表。

發售年
1981
鏡頭
Minolta Lens 38/2.8
尺寸
128 X 75 X 52 mm
快門速度
1/8~1/430
對焦設定
自動
濾鏡口徑
46mm
電力供應
單三電池兩枚
當時售價
41500円


其實這台拿到手時,電池艙裡有兩顆年久失修已經漏液的電池,本來讓我擔心了一下。但直接換上新電池試拍之後,沒有任何問題。下面看試拍照,照片本身內容因為是超快速想要測試相機是不是沒問題就拍的,so....但是鏡頭本身的水準完全可見一斑,銳利度與顏色都沒話說,是我喜歡的類型,這份聖誕禮物真是太物超所值啦。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第一一六次無責任電影] 這麼遠那麼近(Distance)

B000066IJ4.09.LZZZZZZZ 

在我最近連續大量的閱讀宮部美幸之後,我才比較能了解這部片。

              *                        *                     *

這部片基本是取材設定對應自當年沙林毒氣的奧姆真理教事件,事件的前情提要改為在遠方的水源區內投入細菌,導致東京有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的教團罪行。不過,這並不是一部想由客觀面來看待這種事件的電影,也跟村上春樹曾經寫過(我評價甚高的)地下鐵事件式的報導文學角度不同,是枝裕和選擇的是由行凶者的家屬的角度,來看待事件以及事件的當事人在家屬身上留下的影響,以及反省日本的社會對於罪犯的家人的歧視這一事實。

這,就跟宮部美幸許多的作品角度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本片有強大的演員群--Arata、淺野忠信、寺島進、夏川結衣、伊勢谷友介。一開始,以四個不同行凶者的家人,在每年的事件發生當日,會固定的聚集在一起低調地前往事件發生地憑弔自己的親人的舉動帶出,不過這一年卻發生了在要回去時的車輛失竊,於是被困在傍晚山上的四個人,只好跟恰巧也來到當地的另一位憑弔者--也是當年在細菌投入前臨陣脫逃的前教團成員一起去當年他們住的山屋先過夜。並在夜晚與對話中讓觀眾看見他們各自當初與家人的互動記憶。

不過,是枝裕和在這部片裡用了比以往更多的暗示,而到了最後,才讓人發現,Arata的角色似乎不是他原先所宣稱的某位女性的弟弟。雖然是枝裕和並沒有明說,(網路上的許多觀後感也奇妙的沒提到這件事)但已經給了觀眾們夠多的暗示,首先,Arata是唯一在劇中曾經問該教團成員「教祖是個怎樣的人?」的角色,當然他之前也有問他「姊姊」是怎樣的人啦;其次,Arata在劇末,又拿著百合重回現場憑弔父親,姑且不論他姊姊是不是真的姊姊,或姊姊這個人跟教祖之間的關係為何,Arata其實可以是相當明確的被暗示為「他是教祖的兒子」,而也只有他在片中許多時候都戴著太陽眼鏡,作為或許是我主觀認定的另一個「隱藏」的暗示。

相對於其他行凶者的家人所面對的社會責難、良心壓力、過往的回憶、以及與「同類」之間才能得到的互相安慰,Arata則是演一個甚至在這樣的情況下都不敢說出自己是教祖兒子身分的角色。可以想像他認為一旦被知道真相,將會面臨多少的有色眼光,也會失去目前他所能得到的一些小小安慰。正是在這個角色身上,是枝裕和的片名「distance」才真的反映出他想談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同時,這也是一部非常(談論可能只有)「日本」(的情況才如此嚴重)的電影。

給七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