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Minolta Hi-Matic AF2

IMGP2881

非常新,eBay惠我良多。沒想到這1981年就已上市的塑膠機身相機,還能拿到這麼新的品相。

              *                          *                         *

其實事情本來是這樣的: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家裡找東西時,忽然發現一台我小學時用過的相機,RF的Konica C35 EFP,也就是長這個造型。本來想直接拿來用,但是看看鏡頭已經發霉。懶得送清,加上那台並不是可自動對焦的C35 AF版本,修起來不合。於是乾脆上網找找看有沒有類似的好了,本來想買 Konica C35 AF,可是台灣賣得不是太貴、就是看起來品相不怎麼樣。於是我又上了罪惡的淵藪…

在我搜尋資料的過程中,忽然發現Minolta也曾經出過這種類似RF相機造型的傻瓜相機--因為不用疊影對焦了嘛,所以與其說是Range Finder,更大眾化的理解就是一台傻瓜,快門與光圈都由機身自己決定,人只要負責構圖按快門就好。當然,這還是算RF相機沒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運氣很好的當場發現一台看起來非常新的機器。而且這東西在國外要比台灣便宜太多,於是二話不說就加入競標的行列。最後,含運費才台幣一千就入手,運費本身就價值500.....

IMGP2866
連原廠紙盒都有喔!

IMGP2873
看看這精美如新的皮套!

IMGP2876
是古老的兩件式真皮皮套,掀起了它的蓋頭來~

IMGP2878 
這相機的鏡頭蓋是做成這樣整片式,同時還可以擋住快門鈕,避免誤觸。

IMGP2879
下半截的皮套固定法,是鎖在機底的腳架孔。再看看這精美的皮套內襯~

IMGP2880
濾鏡是46mm,賣家附了一片免錢的Tiffen UV Haze-1。高紫外線適用。鏡組則是3群4片的設計,掛的是Minolta Lens,之後Minolta似乎不再以Rokkor為名掛在鏡組上。機身前面標明的Auto Focus,哈哈,這可是Minolta的第一台自動對焦傻瓜相機。

IMGP2883
閃燈採取手動開啟法。旁邊有黃色鍍膜的即是觀景窗,再隔壁則是自動對焦的紅外線感應窗。鏡組上有個圓盤可旋轉調整ISO。範圍是25-400。

IMGP2884
機身上方印刷了Hi-Matic AF2的型號,這是Hi-Matic不可更換鏡頭RF相機的第一台自動對焦版本,右邊則是過片桿--沒錯,這每拍一張,必須要手動過片,很懷念吧。上方則是底片計數窗,底片計數窗的左邊就是快門鈕。這台有出另一個Hi-Matic AF2M版,M表示Motor Drive,是Minolta再加入自動過片馬達的機種,但我其實比較想要手動過片版。左側則是回片桿,這個回片桿可以整根拉起,當作機背開啟的開關。

IMGP2885
這台機身跟機背的蒙皮都煥然如新,完全就像新機。觀景窗的左側是閃燈充電表示鈕。

IMGP2887
IMGP2889
看看過片跟回片桿上的銀色電鍍有多新啊,like a virgin~~*大心*

IMGP2891
上方可見回片桿拉起的英姿,底片室也乾淨的沒話說。一級棒。整台外觀品相至少有9.5分。下面是性能規格表。

發售年
1981
鏡頭
Minolta Lens 38/2.8
尺寸
128 X 75 X 52 mm
快門速度
1/8~1/430
對焦設定
自動
濾鏡口徑
46mm
電力供應
單三電池兩枚
當時售價
41500円


其實這台拿到手時,電池艙裡有兩顆年久失修已經漏液的電池,本來讓我擔心了一下。但直接換上新電池試拍之後,沒有任何問題。下面看試拍照,照片本身內容因為是超快速想要測試相機是不是沒問題就拍的,so....但是鏡頭本身的水準完全可見一斑,銳利度與顏色都沒話說,是我喜歡的類型,這份聖誕禮物真是太物超所值啦。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第一一六次無責任電影] 這麼遠那麼近(Distance)

B000066IJ4.09.LZZZZZZZ 

在我最近連續大量的閱讀宮部美幸之後,我才比較能了解這部片。

              *                        *                     *

這部片基本是取材設定對應自當年沙林毒氣的奧姆真理教事件,事件的前情提要改為在遠方的水源區內投入細菌,導致東京有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的教團罪行。不過,這並不是一部想由客觀面來看待這種事件的電影,也跟村上春樹曾經寫過(我評價甚高的)地下鐵事件式的報導文學角度不同,是枝裕和選擇的是由行凶者的家屬的角度,來看待事件以及事件的當事人在家屬身上留下的影響,以及反省日本的社會對於罪犯的家人的歧視這一事實。

這,就跟宮部美幸許多的作品角度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本片有強大的演員群--Arata、淺野忠信、寺島進、夏川結衣、伊勢谷友介。一開始,以四個不同行凶者的家人,在每年的事件發生當日,會固定的聚集在一起低調地前往事件發生地憑弔自己的親人的舉動帶出,不過這一年卻發生了在要回去時的車輛失竊,於是被困在傍晚山上的四個人,只好跟恰巧也來到當地的另一位憑弔者--也是當年在細菌投入前臨陣脫逃的前教團成員一起去當年他們住的山屋先過夜。並在夜晚與對話中讓觀眾看見他們各自當初與家人的互動記憶。

不過,是枝裕和在這部片裡用了比以往更多的暗示,而到了最後,才讓人發現,Arata的角色似乎不是他原先所宣稱的某位女性的弟弟。雖然是枝裕和並沒有明說,(網路上的許多觀後感也奇妙的沒提到這件事)但已經給了觀眾們夠多的暗示,首先,Arata是唯一在劇中曾經問該教團成員「教祖是個怎樣的人?」的角色,當然他之前也有問他「姊姊」是怎樣的人啦;其次,Arata在劇末,又拿著百合重回現場憑弔父親,姑且不論他姊姊是不是真的姊姊,或姊姊這個人跟教祖之間的關係為何,Arata其實可以是相當明確的被暗示為「他是教祖的兒子」,而也只有他在片中許多時候都戴著太陽眼鏡,作為或許是我主觀認定的另一個「隱藏」的暗示。

相對於其他行凶者的家人所面對的社會責難、良心壓力、過往的回憶、以及與「同類」之間才能得到的互相安慰,Arata則是演一個甚至在這樣的情況下都不敢說出自己是教祖兒子身分的角色。可以想像他認為一旦被知道真相,將會面臨多少的有色眼光,也會失去目前他所能得到的一些小小安慰。正是在這個角色身上,是枝裕和的片名「distance」才真的反映出他想談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同時,這也是一部非常(談論可能只有)「日本」(的情況才如此嚴重)的電影。

給七分好了。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第一一五次無責任電影] 幻之光

7499cd97-658f-4028-958c-b089c1461c93

這是是枝裕和以電影導演身份拍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江角真紀子的出道作。配樂是陳明章寫的。改編自宮本輝的同名小說。

           *                             *                             *

大致上來說,是枝裕和的表現比起他後來的幾部片,在幻之光裡面,稍微明顯的可以看見他著力的一些痕跡,例如始終灰暗的光線色調,隨著江角或導演期望的在「希望」出現時即略為開展的光線與江角的衣服顏色亮度等等。跟是枝裕和後來已經能夠快要不著痕跡的自由施展他那鄰家平凡的鏡頭來說,幻之光的攝影,比較容易預測。

不過,除了這部份之外(而且非常美),是枝裕和的風格倒是非常明顯且有水準。在隨手可及的平凡之中默默的探出現實的刺來,在「對人生怎麼會這樣/為什麼這樣的尋問」以及「忍耐」這兩條情緒裡面轉折推進,沒有答案的總是,在人找不到解釋的事實面前或許可以簡單的說啊這就是人生、或是宿命之類的論調,可惜,單純的一般論的口號並不能俐落的讓過去的痛苦變成從手上終結送出去的公文那樣的東西。

用一個別的比喻來說,是枝裕和拍出來的是在把人生這口茶不斷吞下去的同時,口腔裡餘留下來的回甘。大概就是這麼回事,給8分好了。

看不出來是江角真紀子的出道作,另外,淺野忠信跟內藤剛志亦有水準之作。而在我看完是枝裕和的四部片(不照順序)--橫山家之味、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花之武者、幻之光之後,他也成為我看過的導演之中,為數不多的每部片都有一定水準的的導演,相當讓人愉快。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第一一四次無責任電影] 花之武者

post-337986-1164617968

在剛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Nobody Knows)」(又譯:誰知赤子心)之後,如果不知道這片導演的名字,我可能無法想像這是是枝裕和拍的;不過,既然我本來就知道是他拍的,看起來,這也的確是他拍的風格。只是這回的調味不同。

             *                           *                       *

說真的,我覺得這部片頗有那一向擅長(棒球)運動青春戀愛漫畫的安達充在畫他的平行時代劇作品「虹色辣椒」的味道。

我認識的是枝裕和,是個絕佳的用鄰家風格的語言來談論人生或社會議題的導演,非常隱性的文學。他在這部片裡保留了自己的主要元素之外,加進了明星--岡田准一、宮澤理惠、香川照之,還有歡樂的調味。在一部「這是做戲啊」的電影裡面,淡淡的談論著日本的傳統價值規範在新時代有其他意義與可能性的解讀方式。主線是岡田准一,一個要為父報仇卻劍術差勁的武士,住在城下的貧民區裡找人,卻喜歡上了隔壁的寡婦。支線則是帶有諷刺意味的忠臣藏故事。到底怎樣做才是人生的最佳解呢?或者說,從什麼意義來看?大概是是枝裕和在這部片裡最主要想說的話吧。

演員們表現相當出色,而且有幾個很搶眼的配角。像是香川照之的貧苦(搞笑)劍客,或是遠藤憲一(白色之春裡的麵包店老闆)演的忠臣藏(赤穗47浪士),還有是枝的老搭檔寺島進(Unfair、 Code Blue、華麗的間諜)演的忠臣藏中唯一一個活下來的武士。都在非常有限的鏡頭裡展現閃亮的魅力。

令人很愉快的大師小品(不過他可能也不是以小品的心情拍的,只是我擅自這麼解釋)。給7.5好了。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第一一三次無責任電影]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Nobody Knows)

1821_1238226722bNnH

我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更殘酷的電影。如果有,這也絕對是最殘酷的電影中的一份子。我想,光憑這部電影,是枝裕和就足以成為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導演。

            *                             *                          *

我不想寫劇情了。最後面會附上wiki自譯與網路資訊的綜合。我也不想即刻開始寫長篇大論的體制反省,那個大家自己google就成。

我想說的是,這真是一部難以形容的電影,一開始三分鐘內,是枝裕和就非常強有力的用他那擅長的日常鄰家語言風格讓我被吸入電影裡面。很了不起吧,「日常」「鄰家」可以同時跟「強有力」放在一起。而到了開始意識到,母親可能再也不會回來時,觀影經驗一下子轉換成像是你最親愛的人一面哄著你說這一定不會痛放心吧,一面用利器一下又一下不停的緩慢讓刀鋒愛撫著你的心。但是事件本身實在太過殘酷悲傷,以至於完全沒有辦法讓情緒流洩出來,我只能學著螢幕上靠此片得到史上最年輕坎城影帝的柳樂優彌那樣,頑強而無法移開視線的繼續看並心痛著。相對於原來的真實事件,是枝裕和看似加以柔化,不過或許,他深知自己的這個作法也可能更加深痛苦的力量也說不定。在我看完電影之後,網路上查到有人說後來的孩子們在最小的妹妹死亡後也全都自殺了,不過這似乎不是事實。否則,我會回過頭來覺得那個結尾實在是太過惡意。還好,事情似乎不是那樣。

本片可給9.5分之高。不過我絕對不想再看一次。

附註:

西巢鴨四棄子事件
四人的名字都沒有公開,而以A、B、C、D、E來稱呼。A是個男孩,1973年出生,B是1981年出生,C在1984年出生後不久即死亡;D和E分別於1985和1986年出生。

每個小孩的父親都不同,儘管事實並不清楚,但似乎不只是A沒有辦理戶口登記,可能其餘還有數名或全部都是一樣的情形。同時,所有的孩子都沒有上學。

原因似乎是母親最早與某男人交往生下A,為男人所騙,男方一直沒去辦理結婚登記與戶口,後來更一走了之,母親也就這麼沒有積極地動作,使得A成為幽靈人口。後來的BCDE也都是類似的情況,C據說死後,母親不知如何反應,並沒有辦理喪事,而是將屍體伴隨著大量的除臭劑就這麼封在塑膠袋裡放在家中。

在1987年秋天,母親交了新男友之後,就把照顧孩子的責任交給了大哥A。留下大約五萬日圓的現金充作生活費,住在東京的公寓裡。自己則去跟新男友同居。

到了1988年4月,最小的E。被哥哥A的兩名朋友甲跟乙攻擊致死,據說起因是出自食物,英文版的wiki沒有詳述,網路上有人表示可能是E偷吃了甲跟乙的泡麵。E死亡之後,A與甲就一起將屍體搬去山上偷偷掩埋。

到了1988年7月17號,東京巢鴨當地警方在房東的要求下才發現整起事件。一週後母親主動投案,根據母親的證詞,她遺棄孩子的時間應為九個月左右。後來母親被判定遺棄罪成立,有期徒刑3年,但緩刑4年。緩刑期滿,母親據說有取回其餘兩名幼女的監護權。(這表示B和D事實上都是女生)。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四個小時

誠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正妹。今天我又再度驗證了這個道理。

                    *                    *                    *


在答應了法拉利去幫她劃金馬影展的票之後,今天早上,咳,也不算太早啦,我大概十一點半到了金石堂。早上下大雨嘛。走進去先去問櫃台是排隊還是抽號碼牌,要抽是吧,「好的,35號。」

然後我就(故作)輕鬆的走去KFC先吃了個午餐,然後大概12點40左右我又閒晃回金石堂,問一下櫃台小妹現在劃到幾號了。「1號。」

=_=;;;

沒錯,我當時應該就是這個表情。既來之則安之,先走去排隊吧。忽然我學妹打來慰問我,「喔我跟妳說喔,已經快要開始一個小時,現在還在1號。」「哈哈哈哈.......我們跑去基隆劃位已經劃好啦。」排著排著,櫃台妹忽然走來問「誰是35號?」難道我中樂透了嘛?很遺憾並不是,她下一句說「那這邊有沒有沒抽號碼牌的?」一時間排在我前面的好幾個人舉手。「等等我們還是會叫號,錯過的要重排,其他照號碼。」雖然我因此推進幾個位置,不過此時已經一點,還在一號。

既然要照號碼,那我就走出去抽根煙吧。正當在我站在路口抽煙時,有個剛走過我身邊的正妹A,轉頭走回來問我「你是要劃金馬影展的嗎?」「是啊。」她是想要不要換去另一個點,她知道在世貿那邊有個點很偏僻可能沒什麼人,而且下午一點才營業。不過我告訴她,年代的售票點不見得禮拜六都有營業,我昨天已經打電話問過好幾個點,都說週六沒開。此時她的友人正妹B從遠方走來,大家交換一下情報之後,正妹B說她考慮乾脆回宜蘭去劃位說不定比較快,反正現在回宜蘭不過一小時。XD BTW,正妹B覺得我很面熟。XD

但是正妹其實本身八點多就去排隊,排到7號。所以我們三人又掉頭回去看進度。已經劃到3還4號,好心的正妹A主動表示她可以幫我劃位,「相逢自是有緣。」於是很快決定那她們兩個先去吃飯,等劃到5號的時候,再電話聯絡她們回來。這時候大概一點半快兩點吧。

4號挺快的,5號的進度其實很慢,因為她們也是要劃三組套票。「喂你好,我是路人,已經劃到5號囉。」所以她們有時間吃完再回來沒問題。接著剩下的就是靠兩位好心人的協助之下,我,終於在三點的時候拿到了愛心票。Orz雨也停了,加個油回到家差不多三點半,一共,四個小時。

對了,其實我也覺得正妹B很面熟,不過我不好意思說。XD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第一一二次無責任電影] 搖擺(Yureru)

yureru (1)

我本來只是為了真木陽子而看,沒想到意外的撿到西川美和這位導演。

          *                      *                     *



算了,我本來已經寫好兩段關於劇情的東西,想想,我又不打算給什麼特定的人或刊物看,何必多此一舉。直接進入感想即可,不過,由此可知,我對這部片評價相當不錯。

真木陽子,在台灣可能還沒有很紅,在日本我不知道有沒有很紅,但想必之前是竄起中。不論如何,我覺得真木陽子是目前最有實力與資格爆紅的日本女星。之前有一套完整的日劇就叫做「週刊真木陽子」,由真木陽子每週飾演一個不同的角色,能有此待遇,最近的我只想得到上野樹里正打算推出的「上野樹里的五個包包」。不過,真木陽子之前因為懷孕所以暫時退出螢光幕,喔對了,台灣電視上會廣告的某個化妝品intergre的女主角就是她,另外她演過「大逃殺2」,以及前陣子的日劇「特勤型男」。

真木陽子除了擁有超爆乳身材之外(自己去google),同時我對她的演技印象深刻,之前看過她的「自殺人生」還有跟大塚愛以及瑛太一起演出的「東京朋友」,當時就已經相當出色。這部片中雖然戲份不多--開場30分鐘後就成為謀殺案的受害者,但是有幾幕都讓人看見明星的光環。事實上,光看她在門口笑著揮手說再見就太棒了。

香川照之跟小田切讓表現都不錯,香川可能更好一點,但是突破不大,這是他拿手的角色之一。

但是光有偶像男星跟爆乳女星--本片沒什麼脫,怎麼有辦法成為2006年日本跑去參加坎城影展的電影?

原因就在西川美和身上,西川美和導過的電影不多,老實說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可是她處理兄弟情感,以及某些無法被直接談論的情意結的能力不凡,大致上以一種需要用點力呼吸的緩慢快步走的節奏推進,已經能算是相當有實力的導演,光看她在情意結周圍搭建出來的氣氛即可明白。而且我剛剛查過了,她2009年導了新片「Dear Doctor」,男配角包括了瑛太以及香川照之。*抓頭*啊真想看啊。

給7.5好了。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第一一一次無責任電影] 青鳥

y1plXIRHmFPGnBM_GDnDml7PeC5WYSPYJCE0F8OlTbl3rCBW_Sb1-dLfFmcDb0-JeO6fL1q-LbGUDDH96DBwYhJWQ

在我最近看過、寫過的日本比較新的電影中,這無疑是少數的一部好片。當然,這可能是我娛樂片看太多,或是老電影看太多的關係。

              *                      *                    *

阿部寬演一個老師。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是他在龍櫻高校(中譯:東大特訓班)的櫻木律師翻版,那就大錯特錯了。龍櫻的櫻木律師照劇中山下智久的說法是「口才好的想讓人揍他」,而這次他飾演的村內(Murauchi)老師,卻是個天生口吃。

劇情改編自作家重松清的小說。完全跟龍櫻高校的白痴+熱血+努力不同,非常認真誠實的面對校園霸凌問題。其實我本來只是為了阿部寬的名字而看,打算即使看了個爛片也沒差,不過,本片除了阿部寬的演技再度驚人--一開場的眼神就太棒了--之外,經驗不多的導演中西健二也非常確實的把握住氣氛與節奏,頑強且緩步的隨著阿部寬在螢幕上展現的內斂意志力推進劇情,試圖在僵化的意識形態與忽略的態度和形式之中,帶出事件的意義以及對待事件及自己的方式。

如果只找的到英文版字幕或DVD的話也沒關係,這片的英文字幕不難。了不起查一次字典也就夠了,請對自己的英文程度有點信心。

總之,這不是一部耍花槍的校園老師片,至少可得7.5分左右。而我實在是太愛阿部寬了。日本在同一個年代能擁有堤真一與阿部寬這兩個演員真好啊……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第一一零次無責任電影] Goal!3

f8b07521576a7abdca07a12dc3af769289724c71goal3resizedbig

真的,稱為史上最糟糕的續集電影也不為過。

             *                                  *                                *


其實Goal第一集還沒太糟,但是第三集有多爛呢?我換個方式講好了。

假設你去看了蝙蝠俠第一集,覺得不錯,後來又出了第二集,你還是看了,於是第三集的時候,當你踏進電影院時,理所當然的會認為這蝙蝠俠第三集的主角應該是蝙蝠俠吧?特別是它還打出「蝙蝠俠第三集」的招牌,而且海報還以蝙蝠俠的大頭做了一張。

但這部片不是這樣。蝙蝠俠再蝙蝠俠第三集裡面,不要說是男主角,他的地位就連第三男配角都很勉強,而且,蝙蝠俠一二集的故事內容其實是有連續性的,第三集完全跟前兩集沒有任何關係,而且前兩集的所有角色--包括蝙蝠俠身邊的羅賓,都全部沒有在第三集裡出現,而蝙蝠俠本人從頭到尾就是站在旁邊擔任一個OS唱詩班的角色。除去這些之外,全片毫無節奏、氣氛、起承轉合可言,只有一堆爆乳辣妹還不錯。

靠夭,我居然還極度忍耐的把這部片看完了,我自己都覺得我真偉大。滿分一到十,我大概給負二分吧。

PS.我到目前為止短暫的一生中,只有一部電影沒辦法看完,新橋戀人,怎樣都不喜歡。可是我覺得這部片絕對比新橋戀人更爛。而我還看完了。是怎樣。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第一零九次無責任電影] Sugar(棒球男孩?)

sugar
我非常喜歡這部片,好像一個自己曾經想寫的東西就這樣忽然擺在眼前一樣。

      *                 *                *



這部片沒有任何你可能認識的大明星,如果你對職業運動不太了解的話,也可能不會太有興趣;但如果你剛好對棒球很有興趣,這可能是一部你會喜歡的電影。

時間結構非常直接敘事,甚至你會以為這是一部紀錄片。從多明尼加的棒球學校開始,主角Miguel “Sugar” Santos是個才16歲就被堪薩斯皇家隊在多明尼加的棒球學校簽下的選手,簽約可能是一萬五千美金,也可能只有1500美金,而且你的經紀人還要抽走大筆佣金。可是對貧苦的當地人來說,這是一條許多人都希望有機會走上的高風險發達高速公路。唯一的問題很簡單,你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到得了所謂的終點(大聯盟)。

於是這些十幾歲相當於台灣還在唸高中的球員就在學校裡學習棒球,也學英語--跟棒球有關的。對MLB來說,這裡是道道地地的農場,你(以不多的花費)買下大批種子,訓練他們只做一件事,然後希望有幾個可以用。非常帝國主義,如果你要這麼說的話,不過,批評別人的生活非常簡單輕鬆,要在相同的環境裡做出選擇,那是另一回事。

所以"Sugar” Santos靠著自己的95英哩快速球跟他的曲球,就這麼在學校裡出頭,得到去美國參加球隊小聯盟春訓的機會,每個他的親戚都把這當成是一件值得大肆慶祝的喜事,好像已經搭上了發達的直達車。

對一個才19歲、幾乎不會說英文的多明尼加青少年來說,Santos在春訓的表現不錯,讓他不用再回棒球學校,而可以進入小聯盟的1A等級球隊比賽。就這樣,他跟著皇家在選秀上剛剛百萬簽約金簽下的史丹佛畢業的二壘手,一起去了一個愛荷華的小鎮。住在一個寄宿家庭裡面,他還是不太會說英文,也對美國的生活跟週邊的異性感到一種親切與想靠近的心情。比賽一開始很順利,Santos表現不錯,雖然他還是不太會說英文,但隊上好歹有一個自己的同鄉、也有會說一點西班牙文的隊友。

但他的同鄉不久之後因為受傷後的表現不理想,被球隊刷掉,而Santos也在異性身上吃了個釘子,伴隨著這一切場下的意外而來的,是球場上的受傷與著急,在Santos復出之後,身邊沒有任何能在語言上跟他完整溝通的人,這個年輕人開始對自己遭遇那(任何運動員都有的)低潮感到憤怒與急迫,他害怕失敗,但失敗好像就住在他家樓下,每天都無法閃躲。

終於,他決定要主動離開球隊,不告而別的跑去紐約,想要投奔那之前被球隊開除的隊友,就這樣,這個來自拉丁美洲多明尼加的19歲青少年,在短短幾個月裡,從家鄉開始了一段途經愛荷華並到達紐約開啟新生活的旅程。不是每個選手都能成功的,甚至,絕大多數的選手都不會成功,Santos至少小時候還跟老爸學會了木工的技術,可是有太多小球員,除了打球之外,什麼都不會。而這些(大多數)沒有在運動上功成名就的人,到底都去了哪裡呢?那些培養他們的人,都是怎麼想的,他們自己又是怎麼想的,或是說,沒有想到的所有那些。

我想寫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BTW,如果你只找得到英文版字幕的(DVD),不用擔心,這片的英文字幕非常簡單。絕對全部(輕易)看得懂。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第一零八次無責任電影]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391px-The_Pride_Of_The_Yankees_1942

昨天看完的。1942年的黑白片,也是在Lou Gehrig死後一年就拍好的電影,飾演洋基或美國史上最偉大一壘手Gehrig的,是賈利古柏(Gary Cooper)--應該沒有人沒聽過他的名字吧?女主角是Teresa Wright,男配角則是Walter Brennan,先後拿過最佳男女配角的兩位演員。

基本上,這不是一部普遍意義上的棒球電影。只是剛好主角打棒球、並且是個偉大的棒球選手而已。硬要說的話,這當然是一部紀念片,不過,他講的是一個有天份、卻也全心投入完全具有一切工作倫理的人的故事,這方面來說甚至很像日本片,只是,主角是打棒球的Gehrig。

我當然是為了Gehrig看的。

拍法是很基本的敘事法,從他小時候成長的環境開始,沒什麼錢,父母沒念書,老媽住在海邊似的管很大,一心希望他能讀書跟叔叔一樣當工程師--簡直跟台灣的任何一個家庭沒有兩樣,但是他喜歡打棒球。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念書兼打球,也加入似乎很有名的兄弟會。但由於他老娘生病需要錢,所以他就偷偷跑去跟洋基簽約了。<<<<以上全部是電影的劇情,有關Gehrig實際的生活等等細節,大家還是去google或wiki好了。

後來認識了芝加哥商人的女兒,過著專心一致低調的私人生活,以及熱衷於自己的工作/興趣。寫下連續出賽2130場的紀錄。號稱鐵人。總之,跟一般人心中把妹上夜店每晚笙歌的職業球員生活完全不同,我是說,Gehrig不同,不是說大部分的球員都不同。不過,在他年僅36歲那年,鐵人卻得了一種奇怪且稀少的病,神經系統出問題,逐漸失去肌肉的力氣,這當時無藥可治--現在我也不知道。

於是他被迫退休,這史上最耐戰強打攻守具佳人品亦無啥缺點的英雄人物,就這麼被迫離開球場。生涯打擊率高達三成四,打出493發全壘打,並在1934年拿下三冠王。在退休的儀式上,留下了「我認為我是地球上最幸運的人」的名言。他在1939年退休,41年即因病去世,退休同年即全票入選名人堂,也是史上第一位球衣背號(4)被退休的棒球員。

電影本身,說過了,當做紀念片看吧。但評分還不低就是了。大概給七分吧。但是有Gehrig加分。對了,片中也有數名洋基名將親自演出本尊,包括著名的貝比魯斯。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Book] 絡新婦之理

IMGP2458

唉呀呀,這回講的民俗/社會學簡單多了。不過啊,我在看最後一章時,卻忍不住生出了「怎麼辦,我真不想看下去結果了」的心情。

               *                               *                            *

真的,我並不特別喜歡這個兇手。那純粹是一種接近惡寒的感覺,覺得只是為了這樣的一個緣故,卻做了這麼樣一件事情。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才能發動這樣一件事情吧。

這回沒有講解太多艱深奇妙的禪學或是什麼,而是寫了另一個很簡單--或許被普遍視為過於簡單--事情,也就是男人與女人,然後,用父系與母系的角度去轉折開同一件事情而已。而我,從頭到尾沒想過她是兇手。只能說,女人真可怕。

或許,是我分不清歸宿與死亡之間的權衡輕重吧。

               *                               *                             *

比起之前的狂骨之夢與鐵鼠之檻,對我來說,這本在普遍的理解上來說是相對輕鬆並且我不覺得過於冗長的。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第一零七次無責任電影] 姑獲鳥之夏 & 魍魎之匣

e7719714

姑獲鳥之夏有很有趣的卡司。堤真一、永瀨正敏、阿部寬、宮迫博之、原田知世田中麗奈,導演是實相寺昭雄。

先不論堤真一演京極堂到底像不像,永瀨正敏的關口倒是挺像的。而有鹹蛋超人(電影)之父的實相寺昭雄的確技巧相當多樣,以這兩部同樣以京極夏彥的小說所翻拍的電影來說,姑獲鳥之夏的水準要遠遠高於魍魎之匣。而且原田知世,嗯,真是太誘人了。

dd99acdb
但是到了魍魎之匣時,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實相寺導演過世或本來就會換,這部片換了兩個重要成員,首先是永瀨正敏演的關口,換成由椎名桔平演出,導演則換成原田真人,女主角是黑木瞳。其餘主要角色卡司不變。

椎名桔平演的關口,極度不像關口,阿部寬演的榎木津從第一集就不太像,這一集更加不像。至於誰是原田真人,我換個方式提起他的名字,可能就很多人記得了。A:在霍元甲裡面,演那個對李連杰下毒、以及請來中村獅童的那個日本人;B:在末代武士裡面,演一直跟渡邊謙與阿湯哥做對的那個日本大官「大村(Ohmura)」。其實我還看過原田真人跟堤真一合作的一部新片,中譯似乎叫做「超越顛峰」,英文片名叫做Climber’s High。這片倒是中規中矩,比他拍的這部魍魎之匣好多了。

至於我為什麼要看……其實事情是這樣,一直有人跟我說在看絡新婦之理之前,一定要複習以往的事件,特別是魍魎之匣,所以我就乾脆把電影翻出來看了,這兩部片我早就入手了,只是因為看過小說之後懶得看,就降。評分嘛,姑獲鳥比較高。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ELECOM Scope Node

1237457634485109

咳,我知道我才剛拿回RMA的羅技滑鼠,嘿,這是有理由的,ok?

那隻LS1對我來說太小了啊~。所以直接送給我弟,當然,羅技的三年保固還是要讚賞一下的。但我實在不喜歡小滑鼠,所以,咳,我又買了一支滑鼠。看,很像蝙蝠車吧?

這是日本廠商ELECOM出的Scope Node,1600 dpi的雷射鼠,基本的三鍵滑鼠,也就是滾輪可當中鍵使用,不需要任何其他驅動程式--是說反正也沒有什麼鍵需要驅動。最大的賣點,ELECOM本身是主打「如用筆的感覺」,但我老實說,我是為了它 的外型買的。我就是膚淺,我就是以貌取鼠,我承認。但這實際也很好用,沒問題。

elecom-snode-2 

這張可以看的很明顯,它的滾輪採取懸空設計,想必可以減少卡髒東西的機會。另外,光學/雷射尋標,不如一般的滑鼠是設計在底盤的中心,它是設計在那個黃圈圈的中心位置,但老實說用起來我沒覺得那裡不同或需要重新適應。整體的觸感很好,也可以給我的手掌足夠的支撐。

多看幾張蝙蝠車:

IMGP2425

IMGP2429

IMGP2431

紅色銘牌就是ELECOM標記而已。這設計一眼就讓我想起以前我很喜歡的漫畫家士郎正宗曾經跟ELECOM合作過的滑鼠,但我當時不知道是失心瘋還是怎樣,居然沒買,至今仍然後悔不已。這隻Scope Node的定價是1590,從1390現金價到1590含稅免運我都有看過,共有三個顏色。

喔對了,ELECOM這滑鼠的保固就差多了,只保六個月。科科。=_=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羅技滑鼠RMA

7320.1.0

我( 應該)是去年買的羅技LX3滑鼠,最近左鍵開始不時出現自動連擊現象,雖說滑鼠本來就是消耗品,可是我一直記得羅技有不少是保三年的。所以呢,我就跑去羅技的首頁想要查查看。

去了之後發現羅技今年改變了送修的方式,原來住台北可以直接去他們八德路的點做維修換貨,不過現在改成以下的流程:

3千多家專業經銷商 最便利的產品更換服務
消費者只需持購買證明及整組產品至原購買的經銷商(原購買店家、門市),即可獲得產品更換服務。
消費者若無法在原購買經銷商處獲得服務,可透過客服電話與羅技電子連絡。
免付費客服電話 即時產品維修諮詢超方便
消費者透過電話即時獲得諮詢服務及技術支援;或透過線上客服信箱迅速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八德路的點取消了。想當然爾,我也沒有留著當時購買的發票。所以我決定照著這流程走一次。先上官網的客服區登記會員寫問題,順便查詢保固期限過了沒,查詢方式就是寫上滑鼠底部的幾個序號。寫好之後,會得到一個該問題事件的12位數代碼。羅技的客服也會先行禮如儀的回信請顧客先簡單檢測一下是不是什麼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由於我這自己不能解決,所以我就再打客服電話。

簡單對談之後,就會以當初的那個12位數代碼作為事件編號,然後自己把產品寄回去羅技桃園那邊,裡面附上一張寫著12位數代碼的紙條即可。客服當場還有替我查一下我原來的LX3已經停產,所以會換一支(大概)價格同等級的滑鼠給我,也直接跟我確認會換給我LS1這隻800 dpi的雷射鼠,保固則是到原來LX3的保固年限為止。

經過大概五個工作天,我今天就收到了我的新滑鼠。不過這還有一點小插曲,送貨回來的快遞把東西給錯了,我拿的時候也沒注意箱子上的名字,就直接拿上來,只好又打電話請他回來更換。

Anyway,我對這樣的保固方式已經感到滿意,所以,不要輕視你手上任何產品的保固囉。順道一提,我還是好想買ELECOM新出的scope node滑鼠啊。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第一零六次無責任電影] Truthin24

T24_1280x1024_1

iTUNES可以免費下載的樣子。這是一部關於Le Mans 24(利曼24小時耐力賽)的紀錄片。不過,與其說是紀錄片,更好說是audi的高級宣傳片。

Le Mans 24,一般翻譯為利曼24小時賽車,跟美國的Indy 500(哩)大賽,以及Formula 1的摩納哥賽,三項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車賽。我個人的話要增加巴黎達卡越野賽。利曼24,顧名思義,就是在Le Mans這個地方舉辦的一場需要行駛24小時不停的比賽。目前一輛車是配備三個車手。從禮拜六下午一直進行到禮拜天下午。

Truthin24主要的故事,是在記錄audi廠隊在2008年的Le Mans 24大賽中的表現。在2008之前的大約10年間,audi在Le Mans可說是一個王朝,更值得嘖嘖稱奇的是他們從2005年12月推出的編號R10的賽車,這輛R10馬上就贏得了自己的第一個Le Mans 24小時大賽,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柴油動力的車輛能夠贏得此項大賽。

不過,R10在2008遭遇了來自Peugeot的強力挑戰,這輛三年前設計出來的R10,在Le Mans的排位賽中(一圈大概要跑三分四十秒左右)比Peugeot的車慢三秒。這簡直是天文數字般的差距。而且,Peugeot的三輛車的車手團隊中,包括了7個曾經有F1經驗的選手,比較有名的有Alexander Wurz,以及前Indy與F1的世界冠軍Jacques Villeneuve。不過2008的比賽過程對Audi非常有利,比賽進入夜間之後,開始下雨。而Audi擁有一位曾經七度贏得Le Mans大賽的傳奇車手Tom Kristensen。在下雨的夜間,即使是前世界F1冠軍也無法跟Mr. Le Mans相提並論,而到了禮拜天,Audi的團隊更是精準的在三分鐘前預測到三分鐘後會下雨,而硬是把車手叫進來維修區成功的更換雨胎……這讓我想到在剛結束的馬來西亞F1大賽中,雪糕王早了兩圈換全雨胎結果把胎搞爛的法拉拉車隊大失敗…

Anyway,這部片因為本身故事就很好,加上成功的拍出夜間賽事,讓這成為一個非常有可看性的賽車記錄(英雄)片,英文也很簡單,我想一般程度的人應該可以輕鬆聽懂七八成。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第一零五次無責任電影] 巴黎德州(Paris, Texas)

l_Paris_Texas

1984坎城金棕櫚獎片。導演是文溫德斯(Wim Wenders)。

     *                    *                 *

有人說,Travis最後的離開是二度逃避。我,雖然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不過,逃避也有不同的類型。而我覺得他最後沒有跟娜塔莎金斯基在一起,跟他第一次在荒漠中想走去Paris, Texas的意義不同,他這次是有所理解,並且(或許)希望自己能夠變得足以和她在一起再回來,所以他走了。

我真不敢相信我現在正要打下來的這句話:我想,克林伊斯威特正在成為一名文溫德斯型導演的路線上。

這部電影把德州的沙漠跟藍天真是拍得太棒了。我第一秒就想親自去到那裡。走在那樣的透明顏色之下。好像那也是我想回去的地方。

很棒的電影,而且隨著看完的時間越久,越覺得棒。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就是想買

我還是來寫一下好了。有關於,一個有好幾台相機--而且有些根本很久都沒帶出去曬太陽了--的人在這兩天為什麼又非常想買相機。

我印象中,我本來是看到有人在寫Fujifilm Klasse,然後又順道看了看他的姊妹機Rollei AFM35,兩台都是底片隨身機,裝載38/2.6的定焦鏡,差別只在於Klasse是富士的EBC鍍膜,而Rollei是自己的HFT鍍膜。這兩台都不太好找到,二手價格大概是5000(佛心價)到10000之間。Klasse後來有出二代機,分別依照裝載了不同焦段的定焦鏡而叫做Klasse W跟Klasse S。這還在生產中,很貴,新品價約兩萬。

想也知道,我哪可能捨得花兩萬塊買一台隨身底片機。就算是Minolta TC-1我也捨不得。更何況,我已經有了兩台水準很高的底片傻瓜—Yashica T4D(35/3.5)與Pentax Espio Mini(32/3.5)。

但是在看Klasse資料的時候,不小心看到有人打了幾個英文字Contax G1/G2。

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呢?Contax這牌子我當然是認識,但是以前也用不起,等我用得起的時候,他也倒了,所以我對Contax的一些豐功偉業產品還真的不熟。原來這G1是Contax開發出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可交換鏡頭自動對焦底片RF相機。乖乖,居然有這種玩意的存在,那我來順便看看圖好了。一看之下,媽呀,第一眼我就想要想要想要想要想要想要想要,比想要女人更想要。怎麼會有長得這麼美的相機??香檳金的鈦金屬質感。Zeiss鏡頭。咳,雖然我一直沒有特別喜歡Zeiss鏡頭。。。。。。

一看到之後,我當場就不想繼續搞原來打算的超輕便SLR計畫了。(本來打算以Pentax MZ-5N或MZ-6裝載DA 40/2.8餅乾鏡,全二手組合大概一萬一到一萬三之間)

那就像是把Toyota跟Ferrari放在一起比美一樣。

於是我就開始了驚險重重的Contax G1/G2研究之旅。這個系統本身出的鏡頭就不多,G1機身目前大概在6-8000之間,G2則是15000左右。以前買一套新品公司貨G2 + 28/2.8 + 45/2 + 90/2的一機三鏡組合大概六萬塊。現在這樣大概四萬有找。28那顆比較貴,另兩顆都可以買到5千多的。這個G系統另外還有16、21、35、以及一支變焦鏡。我其實最想要的是一機一鏡組合,機身配上45/2。跟我的習慣很接近。只是我猶豫心癢了三天,總是覺得我到底為什麼要買呢?我有一個很順手的Pentax DSLR一機三鏡,有一個還剛拿到手裡不久的Canon SLR一機四鏡系統,兩台底片傻瓜,一個Praktica的M42系統一機四鏡,我到底為什麼還要買呢?Orz

所以我的確是(還)沒買。但已經決定等到我有一天要把Canon鏡群還人的時候就馬上買。XD 即使我明明沒特別熱愛Zeiss的顏色,但是機身實在太美了,簡直是藝術品等級。而且實在很便宜。一機一鏡的話,12000(G1)--20000(G2)就搞定了。

順道一提,在我搜尋的過程中,還促成了CY以很便宜的3500買進一台Yashica T4哈哈哈。比我買的還便宜。eBay價大概要150-200美金吧。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第一零四次無責任電影] 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

gran-torino-poster

克林伊斯威特再次自導自演之作。

這個劇本就真的相當微言大義了,觸碰到的議題很多,家庭價值、異國文化互動、人文精神、移民問題、幫派,認真要寫的話大概寫上三千字也不夠,所以我當然就懶得寫了。XD

這讓我想起麥可道格拉斯的一部「城市英雄」(應該是吧?),小老百姓面對暴力的自我解決之道電影,那部片是太好萊塢了,這部片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是說也沒有人會以為現在的克林伊斯威特會拍出那種片吧?克林伊斯威特的這個角色設定,有點像藍波第一集的藍波,然後把那個設定延伸到藍波已經70歲了的人生片段,他會為了一些戰爭的行為煩惱、也有自己深刻的價值觀,雖然講話充滿了各種白人男性字眼,但還是一個以人為本--靠,我居然寫出這四個字來--的硬漢。真是的,再寫下去又要下略三千字。

總之呢,克林伊斯威特的導演功力在這部片中,我覺得是再上一層樓,他已經可以在最近已經很拿手的精確節奏中再處理的更細膩溫柔,我真希望他能活得更久一點,如果他能再拍個10部片的話,搞不好就要變成我心中的傳奇導演了。是說他也還沒死。XD 如果我沒搞錯的話,主題曲也是他寫的,這位老先生真是太才華洋溢了。他的演技雖然毫無問題,但這個角色對他來說其實不難,金手套球員的routine play,大概這麼回事。

在他近年的作品中算是小品,但有著似乎正要轉折更進一步的影子,很不錯。評價,嗯,以我最近看的電影來說,大概順序是 請問總統先生=力挽狂瀾>經典老爺車>自由大道。雖然四片差距有限就是。喔對了,這可算是一部標準的「美國精神在當代」的電影。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第一零三次無責任電影] 自由大道(Milk)

milk

我是為了西恩潘看的,而西恩潘並沒有讓我失望。

這是Harvey Milk的真人真事改編,從他在紐約搭訕認識Scott開始,到他被刺殺為止。Harvey Milk的故事大家自己去wiki就可以看得到,我懶得在這裡打一次,而且,我發現我越來越不能忍受要故意幫一部電影寫個微言大義出來的這種事。那當然很容易,但這世界上不差我這一篇吧。

所以我就寫別的好了。

顏色。這部片又是那種故意著色有古舊感的視覺,這種作法最近似乎挺流行的,我手上也有老鏡頭配底片可以直接不後製拍出類似的色調,很迷人,當然你可以說這種對old school的著迷很膚淺。

西恩潘。我好幾年前就覺得他是個正在朝偉大演員之路邁進的人,雖然我不知道他到達了沒有,但這部片他的表現非常出色,特別是,如果你回想一下他近年來在其他影片中的角色,可以發現有不小的差距,而他還是做的到。我覺得他的演出非常棒,不知怎麼的,讓我想起在「熟男不結婚」裡面的阿部寬,另外,我確實認識一個儀態跟西恩潘扮演的Milk非常非常神似的Gay,我一直會不小心覺得我是在看著他。這部電影本身,我大概只能給個7.5到8分之間,而且攝影加很大加不用錢,但西恩潘的個人表現就值得去看。至少,完全和「請問總統先生」的那兩位,以及「力挽狂瀾」的米基洛克同一個等級。不過西恩潘挑戰了一個(難度雖不高)卻是跟他近年來有些不同的角色,這一點可以得到加分。拿到最佳男主角沒什麼問題。

男配角其實很有意思,Josh Brolin。好,他就是去年我本人以九分高分大力推薦的電影「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男主角,以往都演小角色,但自從險路勿近之後,他在「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裡也出場,可能有些人沒注意到,他就是那個收黑錢的特偵組探員頭子Trupo。這部片他則演出Dan White。我覺得他是那種以往沒被人發現的不起眼演員,卻意外的擁有可觀的潛力。如果再挑到一部好片,(即使他的外型實在不能說多好),或是有人願意讓他挑戰一下不同的角色,他或許會是個很棒的傢伙。Anyway,他應該要考慮一下不要再留鬍子,他一留鬍子,感覺就像是那種鄉村酒吧龍套藍領路人。

總的來說,我給這部片的分數低於力挽狂瀾,但為了西恩潘就值得一看。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第一零二次無責任電影] 力挽狂瀾(The Wrestler)

wrestler1

非常棒噢。

跟「請問總統先生」並列2009年到目前為止,我看過的最佳影片。請問總統先生雖然是講尼克森訪談的電影,但根本上,就是一部你來我往的拳擊片。很巧,這是部摔角片。

米基洛克(Micky Rourke)飾演一個曾經在職業摔角界叱吒風雲的超王牌摔角手,甚至還有以他當主角的電玩遊戲。當然,那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現在的他,只是一個過氣的在小鎮體育館打菜市場野台杯摔角賺錢的中年老粗。OK,你可能以為這是部老頭立志東山再起催淚巨片?

錯。

整部片都完全不催淚,完全不運動,甚至不算是東山再起的最後一擊;他雖然已經風華不再,但勇名值還是一樣高,比賽還是演主角,他的對手、觀眾,還是尊敬他。唯一不同的,只是他老了,不新鮮了。一個人平常住在出租的露營車改裝公寓裡,窮,摔角之外還得去超市搬貨打零工,唯一算得上能講上兩句心裡話的人,是老交情的付費脫衣舞女。有一天,當他有機會可能重演當年的經典對決時,他的心臟卻告訴他:你不能再打了。

他很乖的聽了醫生的話,打算就此放下摔角,但覺得寂寞,脫衣舞女提醒了他還有個女兒。他想要回到正常的世界過過正常的人生,只是習慣在舞台(不管是摔角還是人生)上隨意生活的他,並沒有那麼容易走上所謂一般人的道路。於是最後,他又選擇回到了擂台上。

劇情就是這麼回事。但整部片讓人感覺現實的心痛與無奈,褪色的人生並不會等人,而曾經一度放下演藝事業重回職業拳擊的米基洛克演這個角色真是太完美了。Marisa Tomei演的脫衣舞女無懈可擊--但我也不覺得有好到能得最佳女配角的地步,很怪吧。

有幾幕非常的棒,例如瑪麗莎托梅剛出場時是個被客人嫌老的脫衣舞女,但她在米基洛克前表演時真是令人心動;米基洛克找認識的鄰居小孩來家裡打20年前以自己為主角製作的任天堂摔角遊戲,那個小孩陪他打完,卻一面也問他有沒有Call of Duty 4,這遊戲我也玩過,跟任天堂的對比實在是太心酸;還有買了衣服去找女兒那段,當拿出第二件黑色大衣時,也感到導演的技術相當出人意表。

最怪的是,儘管這部片我至少給8.5分,我卻不知道該不該推薦給別人看。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Canon EOS system 成立(暫)

IMGP2014
Canon EOS 50,1995年發售。

在我之前暫時脫離Canon系統之後,手上剩下的是Pentax DSLR一台、pk接口鏡X3;Praktica NOVA 1B的M42機身一台,M42接口鏡頭X4;隨身底片機兩台—Pentax Espio Mini、Yashica T4D;外加一台數位DC--Canon A80。媽呀,這篇才寫了兩行,就覺得我怎麼會有這麼多器材啊=_=;;;;難怪一直有人說我照相機買太多…

總之呢,我最近又買了一台(爆)Canon EOS 50底片機,非常便宜,僅僅台幣1500左右。然後去eBay買了搭配這台機身的電池手把BP-50,800塊。2300台幣之後,我就有了一個全幅的Canon機身系統,考慮到目前DSLR市場上的這一代全幅機身都要價過高--約八萬,就算買上一代的Canon 5D也得要四萬多,我想,在我能接受的平價輕量化全幅機身出現之前,我就打算用底片機搭配數位Pentax的雙系統這麼拍。假設一卷底片拍好到沖出來加掃描的成本是200塊,以我現在買Canon 5D使用兩年的折價大概要兩萬來計算,可以拍一百卷底片,以兩年計算,相當於每週拍一卷。假如我買的是Canon 5D2,新品約八萬,兩年後以折價四萬計算,相當於每週可拍兩卷,我怎樣也沒有拍這麼多。所以,這兩年就可以慢慢等全幅機平價。不然,反正有Pentax作為主力。儘管數位成像感覺比不上底片就是了。

IMGP2017

EOS 50機頂照,有兩個雙層轉盤,左側的上層轉盤,是各種拍攝模式設定,下層,則是三種測光模式(評價、中央加權、9.5%的局部)。右側的轉盤,上層是三種對焦模式(one shot、AI focus、AI servo),下層則是過片模式(單張或每秒2.5張連拍)。

左側上層轉盤有個cf選項,可以讓使用者在右邊的液晶螢幕中透過代碼開關來調整一些比較細微的選項,例如測光點要不要與對焦點連動之類。

左側的小黑鈕是自拍模式開啟,右側靠近中間的小黑鈕則是內置閃光燈開關。液晶螢幕前方,快門鈕後面有主轉盤。這是Canon設計給業餘熱衷者等級的進階機身,它的後繼機就是EOS 30,再來是EOS 33。至於這台EOS 50另有EOS 50E版本,配備有眼控對焦功能,那功能我在EOS 33上玩過,不過,考慮到EOS 50只有三點對焦,就沒有特別去找那個版本的機身。

IMGP2021

這是機背,最明顯的就是Canon中階機身的第二轉盤設計,我想要這個很久了,可以輕易單獨調整曝光補償,在M模式時則直接調整光圈大小。操作性高。右上角的兩個按鈕,右邊的是選擇對焦點,左邊是曝光鎖定鈕(AE-L),剩下那個小螢幕是機背的時間,我很討厭這功能,一般來說不開啟。剩下兩個按鈕,上方是手動調整ISO值、包圍曝光、重複曝光等功能。下面那個是強制捲片鈕。有石英時鐘功能的版本全名應該寫為Canon EOS 50 QD。美國版本稱為EOS  Elan Ⅱ。

好啦,機身是便宜拿到手了,鏡頭怎麼辦?本來是打算去買我愛用的50mm焦段,標準鏡沒弱的,Canon在50mm一共出了三支,依光圈大小分為50/1.2 L、50/1.4、50/1.8。1.2版本不考慮,1.4版本新品一萬出頭,1.8版本只要兩千六左右。本來想買50/1.4或50/1.8,但是因為等不及想試試二手機身是否正常,就先去跟老史大大借了35/1.4 L來用。

IMGP2029 
35/1.4 L。一直很想買的鏡頭。裝在EOS 50機身上之後,這樣總重1.2公斤…

IMGP2034 
BUT,沒過兩天,由於我多年不見的朋友CY近日忽然回台灣,她就順便把她手上目前沒在拍的鏡頭一併拿給我用了。於是就出現這幾隻…上面這隻是Canon EF 100/2.8 USM Macro。

IMGP2038
這是Canon EF 17-40 F4 USM L。在底片機上就可發揮17mm焦段的廣角性能。

IMGP2042
這個,科科,是Hasselblad的120相機用的哈蘇鏡頭 Hasselblad CFE 80/2.8接上轉EOS機身轉接環,這事實上是Carl Zeiss做的,鏡頭上有標Carl Zeiss T* Planar在CY以前用的5D上面可以測光,不過在我的這比較古老的機身上,我還找不到測光的辦法…

IMGP2047


IMGP2027
就是這樣啦。在眾多好友的贊助之下,我忽然有了一個比我原先用的主力Pentax系統更大的Canon系統…